大厦将倾:安邦集团解散,你的保险资金安全吗? | 贰早

贰早头图.gif

蛋糕分割图.png

文丨美国队长


2020年9月14日,一颗重磅级的炸弹在金融圈炸响:“安邦申请解散!”。


这事件有多大呢?在我看来,甚至是超过了前段时间的华夏保险、天安保险等6家公司一起被银保监会接管。


1.png


 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2004年成立的“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而后在很短时间内,就裂变、鲸吞成为跨保险、银行、投资,拿齐了主要金融牌照的民营金融巨鳄。


它的成长轨迹和速度,非常类似于金融界的另一只巨鳄,同时也是中国保险业巨擎——中国平安。


巧合的是,2016年左右,一位从事电子元器件生意的客户问我一个问题:“听说现在安邦很厉害,也是金融全牌照,都超过平安了。”造化弄人,平安还是中国保险业巨擎,曾经风头正盛的安邦,却将要成为历史。


从2014年起,拿到了众多金融牌照、腰缠万贯的安邦集团开始了海外扩张步伐,包括但不限于:


2014年10月,安邦集团宣布以19.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集团位于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

2014年12月,安邦集团宣布以2.19亿欧元收购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



2015年2月,安邦集团宣布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

2015年2月,安邦收购韩国东洋人寿;


2015年11月,安邦集团宣布将以每股26.80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信保人寿,总额约15.9亿美元;

......


而在这风光的背后,借用王力宏的那句歌词“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2017年6月9日,安邦董事长吴小晖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2018年2月2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对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接管的公告;


2018年5月,安邦原董事长吴小晖犯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没收财产人民币一百零五亿元。


2020年9月14日,安邦集团宣布申请解散。


从建立到解散,一共16年,还未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在它成长阶段最被人津津乐道拿来对比的平安集团,目前已发展32年,依目前的优秀经营状况来看,还会一直发展下去。


 民资对金融的厚爱和冲击 


在中国银行保险报对此事的报导上,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的一段话引人注目:


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业盲目扩张,组织架构复杂、隐匿股权架构,交叉持股、循环注资、虚假注资,还有少数股东干预金融机构的经营,利用关联交易隐蔽输送利益、套取金融机构资金等等。比如说明天系、华信系、安邦系等。


潘副行长说的安邦系,核心资产就是安邦保险集团。温商董事长吴小晖,从租赁、汽车起家,跨界发展成金融巨鳄;


潘副行长说的明天系,核心资产比之安邦系就多了,前阵子被接管的6家金融机构,如华夏保险、天安保险等,濒临破产的包商银行、上半年巨亏646.7亿的天安财险等,均是明天系产业。


民企跨界进入金融领域,远不止以上被点名的几个。他们几个被点名,主要是闹得太厉害、风险隐患太大抓了典型。其它还有宝万大战的宝能系、海航系等等等。


为什么民营资本喜欢金融业?
金融业赚钱、转化钱的效率远快过于实业。
为什么喜欢金融全牌照?
有金融全牌照,就有了自己的资金流闭环,内循环!


但正如香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说的:“不是不让你们生存,而是要适可而止。”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国家一直是允许的。很多金融机构的背后,都是民营资本的影子,例如渤海人寿、新光海航人寿、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等等。


监管机构反对和制止的是资本野蛮的掠夺、收割,重拳打击的也正是这些表面上为投资者、实为掠夺者的团体。


 民资对保险的厚爱和安全性 


在上述说的几个派系民资里,进军金融业的时候,不收购、参股几家保险公司,都不好意思和别的财团打招呼。为何资本钟爱于保险公司呢?


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保险公司比之银行,吸收资金门槛较低



保险产品较之存款、理财等银行产品更为复杂。导致客户购买时不像存款一样自主、透明,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干扰、引导。


存款时,哪家银行听得多、哪家近、哪家大,就在哪家存了;买保险时,谁说的有道理、看起来花团锦簇,就在哪家买了。所以小保险公司吸引保费的门槛,较之小银行轻易太多。君不见很多小银行绩效奖金都发不出,但网红保险公司一年赚几十个亿。


同时,因为保险公司不像银行需要负担那么多的网点成本,很多保险公司甚至根本没有线下门店,成本比之大型保险公司、银行等低的多。


这也就造成了:只要能打造一家还不错的,都不需要很网红的保险公司就能吸取大量的保费资金,充实集团的现金流。


二:保险资金更加的稳定、可运营时间更久


保险资金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稳定性。


大部分人身型保险的交费期都是10年、20年,意味着就是10-20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涌入;而且,保险理赔有概率性、滞后性,大部分客户理赔都是在购买保险的后期;理财型保险更是不存在杠杆理赔的功能。


所以,金融公司挚爱保险这种能长期握在手中的资金流,纷纷涌入保险行业。目前全国更有近200家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


逐利,是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为了赚钱、更好的赚钱、赚更多的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的名言:


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资本本无错,但一旦资本脱离了监管,就成了伤人的那把剑。这也是大家频繁看到资本野蛮掠夺、陆续爆雷、集资跑路等事件的原因。


好在国家很早就关注到了资本恶的一面,对某些金融集团做出强有力的整改措施。


 内地险和香港险资安全性差异 


上面说的都是大层面的金融安全问题,大层面的事情,有个子更高的人顶着。但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购买的保险安全吗?


这里有个大前提:保险公司是可以解散、破产的。


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既然是公司,就会有盈亏。亏损到开不下去,自然就得解散、破产。


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年修正)”里对保险公司的解散、破产是这样约定的:


第八十九条
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保险公司解散,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九十条
保险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保险公司或者其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保险公司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


简单来说:经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银保监会)的批准,保险公司可以解散、破产。但“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公司”需另案处理。


对于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公司,大陆保险法约定如下:


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简单来说: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公司需要撤销或破产的,需在之前找到另一家公司转让原有的业务;无公司愿意主动接受转让的,国家会指定公司接受转让,强制性的保护原有保户的利益。安邦的解散即是如此,新成立了大家保险,全盘接收安邦保险的业务后,安邦才申请解散。


但在香港《保險業條例》里,对此类的约定如下:


(2) 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則清盤人須繼續經營有關保險人的長期業務,目的是將該業務作為正營運中的事業而轉讓給另一保險人,不論此保險人是已存在的獲授權保險人或為此目的而成立的保險人;此外,清盤人在如上述般經營該業務時,可同意更改在清盤令作出時已存在的任何保險合約,但不得訂立任何新的保險合約。


(5)法庭如認為適合,並在符合其決定的條件(如有的話)下, 可減少有關保險人在經營長期業務的過程中所訂立的合約的數額。


简单来说:长期业务由清盘人继续经营,目的是将其转让给另一家保险公司;但是清盘人可以更改在清盘令发出时已存在的任何保险条约;法院认为在条件下,可以减少保险公司所需承担的保险合约的数额。

这三点,和大陆保险法的约定差别很大。

1.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业务需要转让给其它保险公司;这个转让,大陆是有托底的,没有公司愿意接受,大陆监管机构会指定公司接收;香港则无此说明,纯商业化运作。但一家破产公司的业务,如果全凭商业自愿的话,是没人愿意接手这种烂摊子的。
2.香港条例约定:清盘人可以更改任何保险合约这简直无法想象,大陆保险合同一经签订,任何人单方面是无法更改的。原来香港保险不是这样。
3.香港条例约定:法院可以减少保险公司所订立的合约的数额。假设清算时原保险需承担1万份保险合约,法院认为合适,就可以减少这1万份合约的数额?

这三点,第一点只是和大陆保险法有一定差异,但后两点,却是闻所未闻。

从条例文字上解析,香港保险条例在维护保险公司的利益方面花了很多功夫;而大陆保险法,对公司堪称无情,更全面的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吧。

(以上香港保险条例的解读分析,仅代表个人;如有异议,欢迎联系我们一同探讨。)

 总结 


资本是把双刃剑,所以要在严格的管控下,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购买的保险,大陆有监管机构强制托底的,是很安全的;香港的法律和大陆不一样,要具体分析。

由衷赞扬中国对资本的强有力管控。虽然没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大层面上一直是倾向于服务更多普罗大众的,我们要客观看待优缺点。


-END-

贰早尾图.jpg

关注条款调查局

关注乐保小英雄